深读丨自治区上半年经济稳中向好、稳中有升
今年上半年,自治区经济发展主要指标好于预期,发展态势表现良好,更加积极有为的政策叠加发力显效,经济运行延续稳中向好发展势头,展现出强大韧性和活力。
● 苗中伟 / 文
今年上半年,面对复杂局面,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,自治区党委和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决策部署,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,锚定新疆在国家全局中的“五大战略定位”,统筹发展和安全、开放和安全,着力稳就业、稳企业、稳市场、稳预期,顶住压力、迎难而上,全疆经济呈现“稳中向好、稳中有升”发展态势,社会大局保持稳定。
主要指标好于预期,发展态势表现良好
从宏观经济主要指标来看,全疆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.7%,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0.3个百分点,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.4个百分点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3%,比去年同期高5.3个百分点,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.2个百分点。外贸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8%,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5.1个百分点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.5%,比去年同期提高7.3个百分点,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.5个百分点。经济增长加力提速,意味着我区经济正后发赶超,综合实力、人民生活水平跃上新台阶,也意味着自治区发展基础更牢、可持续性更好、抗风险能力更强。从就业来看,尽管就业结构性压力犹存,但经济体量不断扩大、服务业吸纳就业能力增强、新产业新业态不断创造新就业形态,为扩大就业创造有利条件,加之就业优先政策不断强化,促进了就业形势总体稳定。上半年,全区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为4.8%,比全国低0.4个百分点。从物价来看,居民消费价格指数(CPI)从2月开始,逐月保持温和上涨,虽然5月、6月有所回落,但上半年总体运行平稳,核心CPI同比上涨0.9%,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.2个百分点,反映了市场供求关系逐步回暖。
产业能级不断提升,新的动能加快塑造
持续提升粮食、能源资源、重要产业链供应链水平,为国家粮食安全、能源保障、关键矿产供给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作出新疆贡献。粮食安全根基稳固。全面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,坚持优结构、攻单产、提产能,调整粮食、棉花布局,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、生产体系、经营体系,农业农村经济保持良好态势。夏粮单产实现411.51公斤/亩,比上年增加11.07公斤/亩,单产连续三年增加超10公斤,比全国夏粮平均单产高35.9公斤/亩;全疆牛羊猪禽肉产量同比增长2.6%;肉蛋奶、蔬菜水果等“菜篮子”产品供应充足。能源安全保障加强。立足国家所需、新疆所能,依托资源禀赋、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,着力推动工业强基增效和转型升级,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,加快构建新疆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。主要能源供应稳定增加,全疆原油产量1691.10万吨,天然气产量212.90亿立方米,石油天然气开采业增加值增长2.4%;原煤产量增长12.4%,疆煤外运增长4.3%,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.2%;重点行业增势较好,化工、有色、纺织行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1.5%、19.2%、25.3%;在生产加快、需求回暖带动下,企业产销率状况有所改善,规上工业产销率达96%。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构建。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不断构建,绿色先进技术加快推广应用,经济发展的“含绿量”持续提升。清洁能源投资持续加大,新增新能源装机2713万千瓦、总装机位居全国第2,新增新型储能并网规模超240万千瓦、增长6.7%;清洁能源发电较快增长,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清洁能源发电量同比增长7.8%;疆电外送增长5.2%,绿电、绿证交易规模分别增长385%、522%。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增强。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布局,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持续加力。上半年,制造业投资、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11.2%、56.3%。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.7%,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.0%,对产业链上下游带动作用增强。
“三驾马车”齐头并进,牵引动力更加强劲
着力扩大有效投资,积极打造消费新场景挖掘消费新热点,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。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。实施投资暖冬行动,定期调度推进重大项目进度,充分发挥有效投资关键作用。“疆煤外运”大通道、“疆电外送”大通道、“西气东输”大通道、煤制油气、抽水蓄能、矿山开发、城市更新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大项目加快推进,全长4197千米的环塔里木盆地750千伏输变电工程全线贯通;水利、铁路、公路等补短板、增后劲的基础设施项目加快实施;央企产业援疆稳步推进。消费明显回暖。用好国家“两新”政策,出台《自治区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》,不失时机促消费稳增长。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支持领域,全区消费品以旧换新申请补贴资金已超30亿元,补贴产品超235万台(件),带动消费236.48亿元以上;实施“旅游兴疆”战略,上半年,全疆接待游客同比增长11.15%,游客花费同比增长11.59%;加快服务业发展,推动乌鲁木齐市商贸服务型、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和伊犁、吐鲁番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;全疆货物周转量、旅客周转量同比分别增长6.2%、6.5%。外贸进出口保持高速增长。自贸试验区建设示范效应逐步显现,自贸试验区新设立企业同比增长17.4%,进出口额占全疆44.1%;喀什、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新一轮发展规划全面实施,喀什经济开发区“两国双园”加快建设;伊犁哈萨克自治州、喀什地区、乌鲁木齐市、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进出口额同比分别增长24.8%、15.1%、39.5%、21.9%;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中欧班列(乌鲁木齐)集结中心被国家确定为西北地区中欧班列重要枢纽,过境中欧(中亚)班列同比增长12.7%;成功举办2025(中国)亚欧商品贸易博览会;高质量共建“一带一路”扎实推进,对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国家进出口额同比增长17.9%,占比超八成。
绿色低碳转型加快,生态文明扎实推进
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,加快构建美丽新疆建设实施体系,深入打好蓝天、碧水、净土保卫战,加大节能降碳工作推进力度,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。天山北坡城市群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86.1%,重污染天数比例(扣除沙尘天气)同比减少0.8个百分点。落实河湖长制,加强流域管理,促进水资源集约节约高效利用,全疆水库蓄水和生态补水分别累计达133.1亿和14.14亿立方米。加快推进“三北”工程攻坚战,全疆完成造林131.59万亩,完成种草改良建设任务372.6万亩,完成沙化土地治理266.11万亩。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,持续推进260个自治区美丽宜居村建设,改厕11.11万户。
化解风险有序有效,安全发展基础巩固
坚持以高水平安全有效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,守住社会稳定和安全生产底线,确保社会大局稳定和社会安宁。全面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,稳妥有序化解隐性债务风险,加快清偿拖欠企业账款,健全金融稳定机制,有序推进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,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。统筹消化存量房产和优化增量住房,打好商品住房项目保交房攻坚战,出台自治区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22条措施,随着政策组合效应不断释放,房地产市场出现积极变化,全疆房地产投资、商品房销售面积、商品房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0.8%、13.0%和11.2%。
保障民生扎实有力,人民生活持续改善
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着力点,推动发展成果更好更多惠及民生、凝聚人心,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。上半年,全疆用于养老、教育、交通、医疗卫生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重点领域支出增长6.6%,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5.9%。就业形势总体稳定。上半年,实现城镇新增就业、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分别为32.66万人、251.09万人次。全区脱贫人口务工就业112.21万人,同比增加3.6万人。经济运行平稳带动居民收入逐步改善,增强了市场活力和信心。上半年,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7.0%,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.7个百分点,也高于自治区经济增速1.3个百分点,工资性收入和转移净收入是支撑居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。更加关注困难群众、重点群体生活改善。向部分困难群众发放一次性生活补贴,织密兜牢社会保障网,确保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;强化脱贫攻坚动态监测帮扶,超八成监测对象已稳定消除返贫致贫风险;社会保障覆盖面巩固扩大,参加基本养老保险、失业保险、工伤保险人数继续增加;十件民生实事进展顺利。
(苗中伟,自治区人民政府研究室、参事室〔文史研究馆〕经济发展研究处处长、一级调研员)